哈爾濱信息網

首頁 > 最新信息 / 正文

為什么說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?(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什么意思)

網絡整理 2022-06-07 最新信息

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明大國,歷史悠久,有著燦爛的、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。中國文化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,作為一個傳承的紐帶,發揮著巨大的作用。其實中國文化的傳承方式非常多,可以是諺語,可以是成語,也可以是民間俗語。中國農村有很多俗語老話,往往是源于老輩人長期生活生產的經驗總結,凝聚著我們祖先的非凡智慧,它們雖經歷了千百年的漫長發展,其中不少俗語能流傳至今且還被人們所常說,足以表明有其存在的道理。這些俗語往往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,卻蘊含十分豐厚的意思。接下來要給大家說的這句俗語,很有意思,從字面上也就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。這句俗語就是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。咋一看這俗語,不好理解是什么意思?但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,無論是廟與井,還是樹仿佛都沒有任何的關聯。其實這句話,其中蘊含著深層的含義和很好的教育意義,背后盡彰顯了人性。

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意思是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因為人性本來就貪婪,有貪婪的機會,自然就有這樣那樣的風險,所以,不去人為的設置這個條件,也就是對自己,對對方最大的負責,這句話是我們古人對人性的理解頗深,而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。

“一人不進廟”的原因:香火旺盛的廟,難免有很多捐獻的財物,而一個人進去了以后,這個時候假如寺廟里說丟了東西,容易被誣陷盜竊,而且有口說不出,為了避諱,一個人不要進廟。而且寺廟里供奉的一些神靈,其面目往往令人毛骨悚然,進而心存敬畏,如果是一個人進出的話,膽小的人往往會比較害怕。另一個原因與古代治安情況有關系,在古代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的情況下,各地出現了很多土匪強盜,這些土匪強盜大多都沒有固定的棲身之所,對于他們來說,最好的安身之處可能就是寺廟了,一般寺廟都建在山上,或者偏僻的地方,這樣更方便他們藏身。這些廟觀之中多有不良之輩主持,一個人行路晚間逢廟欲住,無良的僧侶見錢財路費容易起歹心,存在著風險,反而易遇害。所以提醒我們一個人在外要小心謹慎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

“二人不看井”原因:就是兩個人看井的話,你很難防備另一個人會不會趁你不注意,把你推到井里面,而他把你推下去的原因,可能是為名,也可能是為利,甚至是其他你想不到的原因。古時候就有這樣一個案例:兩個同窗好友,一天讀書口渴了,在井邊打水。這個時候,另一個人突然想到,他的成績一直壓著我,出頭的總是他,有他在,自己永無出頭之日,因此恨從心頭起,就趁其不備,將另一個人推了下去,然后掠奪了他的財物。當然,還有另一個深層的意思,如果另一個人不小心,失足落井,那么,你自己就是有一百張嘴,一千個舌頭,也不可能說的清了。這就要求我們,當兩個人結伴的時候,千萬不要沒有防備之心,畢竟知人知面不知心,可能傷害你的正是你平日里自以為是的好朋友。

“三人不抱樹”的原因:這個抱樹,就是抬樹的意思。這其實就是個合作的問題,三個人抬樹,兩頭的人出的力,肯定受中間的人的控制,如果他跟另外一個人有壞心思,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大樹后,中間的人悄悄的向后面移去,和后面的人同抬一頭。而且前面的人還看不著,行一段路后,前面的人就可能被壓垮,內臟負傷,得了血嘮,還不知道是別人的加害。第二個意思,就好比三個和尚沒水喝。兩個人抬東西,如果其中一個人偷懶,很容易被另一個人發現。但是如果三個人抬,就很難發現誰在偷懶,使人容易偷奸?;?,有出工不出力的嫌疑,很可能會導致分贓不均而鬧矛盾。所以,為了避免出現類似的麻煩,三個人就不要抬樹了,里面存在著風險。

總的說來,這一句民間俗語,其意大致為:行善不能有傷害別人的壞念頭,但也要防備他人,警惕他人。人性本來就貪婪,上一秒對你笑的人,下一秒手里就可能還拿著刀子,這句農村俗語雖然是古人的經驗之談,但放在現代生活中,也是值得我們深思和珍惜的。因為人的情感以及想法都會隨著環境或者別人的言語變化而變化,因此我們一定要對別人保留三分的戒心,不能完全相信別人。聽人勸吃飽飯,只有懂得這些道理,你在今后的生活和職場中,才能更加游刃有余,難道不是嗎?

為什么說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?


為什么說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?


為什么說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?


為什么說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?


為什么說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?


為什么說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?

Tags:知識改變生活   文化   我在宮里做廚師   農村

搜索
網站分類
標簽列表
92电影午夜福利无码